梗图营销,如何借势网络迷因打造品牌年轻化形象?
- 引言:网络迷因的力量
- 梗图营销?">一、什么是梗图营销?
- 成功案例:品牌如何玩转梗图营销?">二、成功案例:品牌如何玩转梗图营销?
- 4" title="三、如何制定有效的梗图营销策略?">三、如何制定有效的梗图营销策略?
- 趋势:梗图营销的进化方向">四、未来趋势:梗图营销的进化方向
- 结语:玩梗有风险,入局需谨慎
网络迷因的力量
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,信息传播的速度前所未有地加快,而网络迷因(Internet Meme)——尤其是梗图(Meme Image)——已成为年轻人表达情感、传递幽默和分享文化的重要载体,从“黑人抬棺”到“躺平青年”,从“凡尔赛文学”到“退退退”,这些迷因不仅塑造了网络流行文化,也为品牌营销提供了新的机遇。
对于品牌而言,如何借助梗图营销(Meme Marketing)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,塑造更具亲和力和潮流感的品牌形象,成为数字营销的重要课题,本文将探讨梗图营销的核心逻辑、成功案例及实操策略,帮助品牌在年轻化浪潮中抢占先机。
什么是梗图营销?
梗图营销(Meme Marketing)是指品牌利用网络迷因(尤其是图片、GIF或短视频形式的梗)进行传播,以幽默、轻松的方式与目标受众互动,增强品牌记忆点和社交影响力。
梗图的特点
- 病毒式传播:梗图通常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共鸣感,容易在社交平台(如微博、抖音、B站、小红书)上快速扩散。
- 低成本高回报:相比传统广告,梗图制作简单,但传播效果可能远超预期。
- 年轻化表达:梗图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“社交货币”,能有效降低品牌沟通的“代沟”。
为什么品牌需要梗图营销?
- 打破刻板印象:传统品牌广告往往严肃、正式,而梗图能让品牌更接地气。
- 增强互动性:用户更愿意分享、评论甚至二次创作梗图内容,形成UGC(用户生成内容)。
- 借势热点:梗图通常与当下流行文化紧密相关,品牌可以快速蹭热点,提升曝光。
成功案例:品牌如何玩转梗图营销?
蜜雪冰城:“你爱我,我爱你”魔性洗脑
2021年,蜜雪冰城凭借一首改编自经典民谣的广告曲《蜜雪冰城甜蜜蜜》迅速出圈,随后,网友自发制作了大量二创梗图、鬼畜视频,甚至衍生出“雪王”IP的各类表情包,品牌顺势推出官方周边,进一步强化年轻化形象。
关键点:品牌主动提供“梗素材”,鼓励用户参与创作,形成社交裂变。
钉钉:“在线求饶”化解危机
2020年疫情期间,钉钉因被小学生集体打一星差评,迅速制作了一支《钉钉本钉,在线求饶》的鬼畜视频,用自嘲、卖萌的方式化解负面舆论,成功扭转品牌形象,甚至被网友称为“最会玩梗的官方”。
关键点:品牌敢于自黑,用幽默化解危机,拉近与年轻用户距离。
麦当劳:“麦门文学”的宗教式玩梗
2023年,“麦门”(McDonald's + Amen)成为网络热梗,网友以“虔诚教徒”的口吻调侃麦当劳的美味,如“麦门永存”“麦门信徒每日祈祷”等,麦当劳官方不仅没有制止,反而顺势推出“麦门”周边,甚至玩起“麦门圣经”梗,进一步强化品牌忠诚度。
关键点:品牌不抗拒网友玩梗,甚至主动参与,让梗成为品牌文化的一部分。
如何制定有效的梗图营销策略?
找准梗的适配性
不是所有梗都适合品牌,选择时要考虑:
- 是否符合品牌调性(如奢侈品玩梗需谨慎,而快消品可大胆尝试)。
- 是否与目标受众相关(如B站用户偏爱二次元梗,抖音用户更爱短平快搞笑内容)。
快速响应热点,但避免“硬蹭”
- 时效性:梗的生命周期短,品牌需快速反应,如瑞幸咖啡常借势社会热点推出限定产品。
- 自然融入:避免强行关联,否则容易引发反感,如某些品牌蹭“淄博烧烤”却毫无关联,效果适得其反。
鼓励用户共创
- 发起挑战赛:如支付宝“集五福”每年都会衍生大量网友二创梗图。
- 开放品牌素材:提供官方表情包、模板,降低用户创作门槛。
注意尺度,避免翻车
- 避免敏感话题:政治、性别、种族等议题需谨慎。
- 尊重原创:部分梗图可能涉及版权问题,品牌需确保合规使用。
未来趋势:梗图营销的进化方向
AI生成梗图
随着AI绘画(如MidJourney)、AI视频(如Sora)的普及,品牌可以更高效地产出个性化梗图,甚至让AI根据热点自动生成营销内容。
虚拟偶像+梗文化
虚拟偶像(如A-SOUL、柳夜熙)本身具有极强的“玩梗”属性,未来品牌或可通过虚拟人营销,进一步强化年轻化形象。
元宇宙梗图
在元宇宙、NFT等新场景下,梗图可能以数字藏品形式存在,成为品牌与用户互动的新载体。
玩梗有风险,入局需谨慎
梗图营销是一把双刃剑——用得好,品牌年轻化事半功倍;用不好,可能适得其反,品牌需保持敏锐的网感,同时坚守核心价值,才能在梗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年轻人不讨厌广告,他们讨厌无聊的广告,而梗图,恰恰是让广告变得有趣的最佳方式之一。
-
喜欢(0)
-
不喜欢(0)